

去年過年,跟著家人去美濃鎮作客,席間嚐到一道外表「綠綠長長」的菜,這道長相像「韮菜花」的菜,吃起來脆脆的,很爽口。請教老闆菜名,原來,她有個很美的名字,叫「野蓮」。
上網查野蓮何許「菜」也?原來野蓮只生長在乾淨且不受污染的池塘,是美濃菜「三寶」之一。求知慾強的我們,決定尋蓮去。
路上斗大招牌寫著:「野蓮生產地,歡迎參觀」。順著招牌直直走,左拐右彎,再下去就沒路時,來了一位阿嬤,向她問路,原來,我們到了。
跟阿嬤表明我們欲採野蓮的意願,阿嬤笑了笑,叫兒子出來。終於知道阿嬤為何要笑,原來,野蓮生長在大池塘裡,不是我們這群笨手笨腳的都市佬可以DIY的。
ㄡ,好重! 幫我扛一下吧。
攝於朱銘美術館
學校開始要加強孩子們上台報告的能力。所以,老師請小朋友自己選一本書上台報告,當做學期考試成績,取代紙上試卷。
Liang選了一本最最最...薄的英文書(不到十頁,那是在加拿大Garage sale買的)。基於我職業病作祟,心想上台報告,當然要做成投影片格式,一方面忘了詞可以偷瞄,另一方面也怕聽者藐藐,夢周公去。所以,我教Liang以A4大小做成四張連格圖。
結果,這報告讓老師誇獎不已,還拿到隔壁班級示範,要求日後小朋友們報告要比照辦理。
看來,全班家長們好像只有我有「職業病」;
看來,這陣子我還是少到Liang班級去,以免%$*&$。
照片,照片,我拉拉拉!拉出一片天!
攝於朱銘美術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