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可曾算過從小到大,有幾次自我介紹經驗?新生的自我介紹,交友的自我介紹,社團的自我介紹,工作場所的自我介紹…,次數之多,連腳趾頭一起算也數不完。

我的經驗,次數多,方法卻大同小異,開場白:「大家好,我叫XXX,今年XX歲,我的興趣廣泛,靜的方面,喜歡…動的方面,喜歡…Blah Blah Blah…」,洋洋灑灑,長篇大論後,5分鐘再來問問多少人記得你?唉呀呀!快給自己找台階下吧。

直到有了小孩,很幸運地,經由小孩的學習,我接觸到了三種國家的不同介紹方式。

在台灣,看著小朋友扭扭捏捏,小心翼翼,聲音輕柔地(其實是緊張的講不出話來)上台自我介紹,好不容易湊足三分鐘,下台一鞠躬,迅速走人。

在美國,老師玩起「鬼抓人」遊戲,被「鬼」抓到「人」,必須馬上說出自己和那位「鬼」的名字,不然,換他變成「鬼」,繼續去抓下一位「人」…。很快地,小朋友和老師瘋成一團,小朋友為了怕變成「鬼」,各個記憶力超強,阿貓、阿狗全記住了。

在加拿大,老師設計「WANTED」遊戲,每位小朋友都是通緝要犯,老師為小朋友拍了半身照,並用A4列印出來,請小朋友為自己的「通緝犯」上妝。

小朋友們「犯賤」的能力最會了,為自己通緝照加上「落腮鬍」、「獨眼俠」、「缺門牙」、「歪嘴」、「斜眼」通通來,旁邊再為這位「通緝犯」詳述特徵:身高、體重、嗜好全紀錄,底下再加上懸賞金額,從1元至1,000,000不等。好一張萬惡不赦的通緝犯,讓人好想認識他。

「自我介紹」,從被動到主動,用點心思,加點創意,學習之樂,從心出發,事半功倍 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llyshih 的頭像
    sallyshih

    Sally's 嬉遊記

    sally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