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個夏有夠熱。
記得小時候的夏天,冰箱內總會冰一鍋媽媽自製的消暑涼品,有愛玉,有綠豆湯,有冬瓜茶….。自從發現自己「雙手萬能」這件事,今年的夏,我也開始在冰箱冰一些愛玉、綠豆湯、水果醋…,運用「雙手萬能」來度過這個夏,很有成就感的哩。
這是最適合我家最佳口感的黃金比例:
愛玉籽:30g
礦泉水:1800cc
糖漿:
二號砂糖:100g
礦泉水:300cc
整個作業時間不到半小時,看著那ㄉㄨㄞ ㄉㄨㄞ的愛玉凍,很得意的哩。對了,網路上說洗愛玉要用礦泉水,不能用純水,因為愛玉籽內的某個成分須與礦泉水相互反應,才能結凍。(下次想來試試若用純水來洗愛玉,會不會真的不能成凍)
手工皂公式,油脂 + 鹼(氫氧化鈉,水)= 皂 + 天然甘油,
我的愛玉籽公式:愛玉籽 + 礦泉水 = 愛玉凍 + 清涼消暑
哈,一看就知道我的化學不及格。管它的,歐式(OBS)生活哲學,好吃就行啦。
【愛玉由來】
連雅堂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記載:「愛玉子:產於嘉義山中。舊志未載其名。道光初,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,每往來嘉義,採辦土宜。一日,過後大埔,天熱渴甚,赴溪飲,見水面成凍,掬而飲之,涼沁心脾,自念此間暑,何得有冰?細視水上,樹子錯落,揉之有漿,以為此物化之也。拾而歸家,以水洗之,頃刻成凍,和以糖,風味殊佳,或合以兒茶少許,則色如瑪瑙。某有女曰愛玉,年十五,楚楚可人,長日無事,出凍以賣,飲者甘之,遂呼為愛玉。自是傳遍市上,採者日多,配售閩、粵。按愛玉子,即薜荔,性清涼,可解暑。」
全站熱搜